《东京空港杀人事件》(1996)
2022年10月29日,已读。读完后,徐瑾他有感而发,在豆瓣上写了挺长一段评论,因此,他决定把豆瓣的评论摘抄到这里。
基本信息
作者: [日] 森村诚一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 東京空港殺人事件
译者: 叶荣鼎
出版年: 2020-6
定价: 49.8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1156465
主观评分: 10/10
简评:有着本格的内核,却又超脱出一般的推理小说。如果只追求谜题,那不推荐阅读。
故事简介
因故事剧情涉及大量权力斗争,此处仅描述与案件直接相关的内容。
AJA4301次航班在接近羽田机场时因不明原因坠毁。小室安彦作为航空公司的秘书,代替上司大竹义明乘坐了这次航班。奇怪的是,经警方查明,小室安彦唯有在这一次的旅行中,为自己投了高额的保险金,总价达4000万日元,但是保险受益人却不是他的妻子,而是另一位女子。
几周后,大竹义明的女儿正逢出嫁,连续工作多日的大竹义明因劳累过度,打算在送女儿登机度蜜月前在酒店314号房稍作休息。9点,大竹的秘书通过电话向大竹通知女儿即将登机,大竹因劳累过度而推辞了送机。10点,秘书因公务拜访大竹,但是敲门却没有回应。从服务台领到备用钥匙后,发现房间内部挂上了安全锁,房门只能拉开10公分。无奈之下,秘书撞破安全锁,进入屋中,发现了大竹的遗体。
经过警方搜证,大竹系他杀,但是现场却形成了一个密室。对走廊底部的服务员进行问话,从6点到9点(保全员),9点到10点20左右秘书拿备用钥匙(换班后的服务员),这个时间段内没有任何人进出过314号房间。因此,整个案件变成了双重密室。
随着案件搜查的推进,关于飞机坠毁案件的关键人物浮出水面,那就是美国飞机保养员乌托尼依。作为极有可能对飞机动手脚的人员,他的尸体在日本被发现。当尸体被发现时,推测死亡时间已达1个月,因此线索极少。后续通过美方的警察提供的资料,发现,乌托尼依的儿子出车祸死亡,导致乌托尼依从此酗酒。而造成其子车祸的肇事者,正是乘坐AJA4301的小室安彦。
后续,根据目击证人的指认,警方逮捕了敌对公司的秘书为谷敏之。他供认教唆收买乌托尼依对飞机动手脚,但是并没有意图让飞机坠毁。案件陷入停滞。
真相
后来,经过同样有被企业暗中胁迫经历的吉村健太郎启发,警方把办案的思路转向大竹义明。假设大竹义明向乌托尼依泄漏害其子身亡的凶手在AJA4301次航班上,报复心切的乌托尼依故意将零件替换,导致飞机失事。考虑到其女和中央财团的婚姻,此举可以让中央财团掌握市场绝对性地位。
实际上,大竹义明的女儿,大竹美和,早在很久以前就和小室安彦相好,且产有一子,但是大竹义明坚决不同意两人的情感,作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的大竹美和,因为听到了其父向乌托尼依泄露小室安彦的行踪,由此萌生了恨意。
结婚当日,大竹美和以需要空间单独告别为由,请求父亲待在房间。临近登记,大竹美和换成普通衣服,从消防梯登上3楼,当314房间因巧合被隔壁房门遮挡时,进入其父的房间行凶。为了保护女儿幸福,大竹义明让女儿赶紧离开现场,并亲自锁上了房门。9点,秘书给大竹义明打电话时,大竹义明努力保持语气的平静,实际上早已奄奄一息。
而实际上,大竹义明阻止女儿和小室安彦交往,是为了让女儿有更好的前程。且小室安彦为人阴险,大竹义明不希望女儿与性格残忍的他结婚。
诡计漏洞 (以下图片涉及剧透)
主观评价
摘抄自徐瑾的评论:
这是一部非常有力量的作品。无论是剧情的安排,人物的设计,故事的描绘,还是诡计的布局,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从剧情上看,诡计虽然很优秀,但不如案件背后的错综复杂来的精彩。整个案件在坠机的宏观背景下,企业之间的你争我斗,权力派别间的勾心斗角,不同的代表人为了站好队而罔顾事实,都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是如何的渺小。虽然案件的推论充满着浓厚阴谋论的气息和脑袋一热产生的幻想,但经济斗争中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又有谁道的清楚?我没有经历过商业上的尔虞我诈,但我想,这种为了利益而产生的私欲恐怕并不像大家感觉的那样类似无稽之谈。
更难能可贵的,恐怕就是宏观斗争下,小人物们的爱恨情仇。绝境时刻,我能做到杀伐果决吗?没经历过,很难描述的出。男女感情,我能做到忠诚如一吗?没经历过,很难想象得到。但很明显,纠缠在坠机案这张大网中的人们,已经做出了他们的选择。或为封官加爵,为良心安稳,为宏伟志向,为子女幸福……孰是孰非,又有谁真的能划定标准?作者把每个角色的心理活动都展现在了读者眼前,不论读者如何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在文字的世界里,他们应该都会带着选择好的情感,继续走下去。
诡计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如果不是翻译的问题,除了一个决定性的漏洞外,基本上是中等的诡计。
说到翻译,前文大部分的描写充满了华丽的词藻,对于剧情的描绘以及悬疑紧张氛围的营造,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这种篇书面的语言,在凶手自白时,读起来文邹邹的,从主观上感觉,缺乏真实的情感流露。当然,也可以解释为凶手拥有极高的文学素养和教育背景,因此说话时的遣词造句富有格调,但至少在我即将共情的那一刻,前期烘托的悲伤气氛缺少了一大半。
总而言之,徐瑾他对这本书还是感到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