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2019)

很可惜的一部作品,设计、悬念、和文笔都不错,徐瑾说,作者本不用扣反转的题。

基本信息

不可以

作者: [日]道尾秀介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磨铁·文治图书
原作名: いけない
译者: 吕灵芝
出版年: 2021-7
页数: 272
定价: 52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41159466

主观评分: 4/10
评价:可惜了一个好题材

故事简介

以下内容摘抄自徐瑾的推理阅读笔记

不可见 - 弓投悬崖

4月5日,安见邦夫行车时遇到前车突然变道导致车祸,迷迷糊糊中,他瞥见3个人的身影从前车下来。为了逃避法律责任,一个金色头发的社会人士安排名为HIRO(森野浩之)和MASA(森野雅也)的二人把车祸现场的尾灯碎片捡起,而他本人则在掏空邦夫钱包后,数次猛烈地让邦夫的头重击方向盘,意图谋杀。当邦夫被送往急救室时,口中重复着一个名字:NAOYA。肇事车辆逃逸。

7月5日,安见弓子在坟前上香时,刑警隈岛到弓子家通报调查进度。此时,在车祸发生的地点,发生了一桩谋杀案。据悉,该男子头部遭到重击,其口袋里装着4月5日肇事车辆同一颜色的尾灯碎片,而案发地点恰好就位于弓子所住小区的正北边下坡处。警方找到了MASA进行讯问,发现HIRO声称已经前往弓子家为NAO报仇。

7月6日,隈岛再次前往弓子家了解不在场证明,弓子从早上工作到下午6点,有明确的不在场证明,但是正逢祭奠,所以期间弓子有没有离开,无人知晓。在弓子家,隈岛发现酱油瓶换成了新的塑料瓶,角落处的弓箭尾翼凌乱,且房间内厚棉被隆起,内部似乎藏有人。隈岛离开时,拿走了垃圾桶内的云雀牌香烟。实际上,他是想用香烟上沾有的毛发与案发现场的毛发进行对比。

7月7日,从弓子的视角来看,她自述了被子底下的人,确实是HIRO,他的胸口被箭矢贯穿。而后,隈岛从汽车行了解到确实有人订购了一批汽车尾灯,且香烟上的毛发和案发现场的毛发一致。

死亡的不是安见邦夫,而是安见邦夫的四岁儿子——安见直哉(NAOYA),而肇事的车主是尚人(NAOTO)。尚人意图谋杀,但是却造成了邦夫失明。因此,隈岛并没有特别关注过邦夫的行踪,因为盲人很难犯下案件。但是新的酱油瓶让隈岛意识到,盲人并非不能独立生活,况且,就地图上的特征来说,盲人往返也很方便。这就是为什么隈岛要向弓子询问不在场证明,因为能证明弓子不在家的时间段,邦夫是有机会前往作案地点的。

不可说 - 那个故事

小珂以为自己目睹了一场杀人案件,作为死者的老奶奶在第二天又现身在了文具店,这让小珂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后通过新闻发现,确实有一件杀人案件发生了,不过,死者是一名男性。在新闻的播报界面上,小珂看到了老奶奶和她侄子的身影。为什么老奶奶要撒谎呢?

老奶奶是帮凶,死者是老奶奶的丈夫,老奶奶和侄子两人合力完成了对男子的谋杀,但是不巧的是,这件事被小珂看到了,所以老奶奶后续绑架了小珂并打算把他从海崖上扔下,伪造成自杀。是山内救了他,从新闻上可以看到,他潜进了老奶奶的货车里。

不可悟 - 画的秘密

十王环命会的干部宫下被人发现在室内死亡,但是现场的一切线索都指向自杀。不相信自杀结论的新人刑警水元和竹梨搭档,一起探究案件背后的可能性。如果是他杀,那是怎么完成的呢?(这个故事后面还有别的内容,但是主要案件就是这个)

凶手买了一个磁力的锁扣放在了电子锁上,这样就可以用手机来控制门锁,因此,就伪装出了死者在室内自杀的假象。

不可信 - 小镇和平

第一个案件的凶手留下的自白信有何玄机?

因为第一个案件的凶手是盲人,所以他只能凭借口述来让妻子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妻子为了掩盖邦夫的罪行,故意用没有墨水的笔,留下了没有字的信。

主观评价

以下内容摘抄自徐瑾的读书书评:

整本书的出发点是作者设计的巧妙反转,当然,这本书也是打着“反转再反转”噱头吸引人的。实际上,如果问作者有没有达到反转的目的,肯定是达到了的,但是做的好不好呢,我个人持否定观点。

既然这本书的分类是推理小说,那就不应该像欧·亨利等作家的文学作品一样,仅仅为了制造结局的意外性而将整个故事应有的结局进行反转,尤其是像这本书一样进行拙劣的反转。什么是推理小说的反转?当一个故事的逻辑链条通过另一种新的解释,达成了与前文既定的事实完全相反,就形成了反转。譬如一个被认为已经死亡的人,在根据新的物证推演时竟然成为了凶手。作者当然需要埋下很多伏笔,借此来推翻之前的论证,并自圆其说,但前提是一定得有个论证或者容易让人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在前。

反观本文,抛开第一篇不谈,剩下的几篇就显得敷衍。当然,我们先谈谈第一篇为什么好,再看看为什么后几篇不太行。

第一篇的故事通过视角的切换、遗像、香烟、弓子的哭喊,成功的对读者进行了误导,最后再加上NAOYA这个低语,更是让事实板上钉钉,不容置疑。反转在这里开始发生,前文的诱导已经让读者轻易的做出了邦夫死亡的假说,但是这一点通过森野雅也的内心独白得到了否定,一切得到逆转,最后自圆其说,把前面遗留的伏线进行回收:新换的酱油、厚重的被子等等,虽然很薄弱,但是有了回收伏笔这一行为,仍然让读者意识到,故事的结局已经通过读者没有想到的方式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结尾一小段是一败笔,这里我反倒认为没有必要刻意隐瞒。总体而言,第一篇是很优秀的。

那么后面几篇究竟如何呢?以下是我浅薄的想法,那就是,作者似乎是用看图写话的形式,把故事呈现在大家的面前,然后刻意隐瞒图片中的关键信息。最要命的是,作者似乎认为图片本身可以帮助作者完成伏线的回收。

第二篇所谓的反转可能就是小珂究竟是得到了谁的帮助,或者说,是怎么得到他的帮助的。答案是山内潜入了犯人的货车。先不考虑山内能否解决的了两个成年人,推理的世界里,作者说能就能。但是,请问这能算反转吗?这仅仅算一个作者故意把构成结局的关键一环隐藏起来,然后利用图片达成本应该在故事内做到的事情。这并不像《幸福之书》一样,诡计哪怕超脱文字,但依旧在故事内起到作用。如果说在故事内对“在新闻上似乎看见山内的身影”稍加描述,或者在图片后增加一段两人的对话回收伏线,山内的出现就合理且充满趣味。没有回收伏线的动作,单单一张照片根本无法做到合理的反转。当然,诸位大可以反驳我,说在最后一章,作者描述了小珂和山内自说自话,描述获救的经过,譬如“在车上玩捉迷藏”之类的,请注意,这里解释的是放在第二篇文后的解答照片,但是前文并没有山内应该出现在车里的伏线,他可以是散步到弓投悬崖,他可以是一直在跟踪小珂,他甚至可以是小珂的守护天使……无论如何,前文一定要有不被察觉的伏线,经过作者的解释,达到最终的结果,然后作者提供了伏线的视觉图像。这简直就像我让你把数字2,3,1从小到大排序,然后说1,2,3是错误的,因为我其实没有给你数字0一样。来自作者视角的降维打击,让一个本不用反转的故事变得奇奇怪怪,真的是十分可惜。

第三篇,看图写话的感觉更加浓郁。本篇原本可以成为整个故事的高光,让这个短篇堪比大山诚一郎的作品。先不说动机合不合理,只要想,任何动机都可以。这个短篇的诡计就十分巧妙,很可惜,没有一个好故事与它为伴。整个故事只能说糊里糊涂吧,我只能推测作者希望通过最后的原图做到一种真相不言自明的感觉,正如上文所述,希望利用图片解释作者安插的一切伏线基本上很愚蠢。通过最后的图片,我的理解是反转发生在p202,竹梨拿着圆珠笔进行了涂改。然后,我的想法是:“噢,但是为什么呢?”这个图片只解释了竹梨更改了图片,并干掉了水元,但是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竹梨为什么要涂改、谁干掉了中川、谁干掉了宫下、如果宫下是守谷干掉的,竹梨扮演着什么角色……

最终篇嘛,尝试着回收了前文的伏笔,但实际上只是把图片中得出的信息描述了一遍,潜藏在故事内的谜题仍没有解决。结局倒是好坏参半,这不是故事剧情上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个人的价值判断。

很可惜,《不可以》本不用拿反转当噱头,好好地看图写话,就已经成叙诡短篇了。

这让我想起了《解体诸因》,只可惜,《解体诸因》更加有趣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