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假西雅图西郊徒步一日游

来到西雅图六个月,第一次出来徒步探索,真是大开眼界了。

与夏吓和Jo相约去看摩托车。自从两三年前看完假面骑士W,心中就埋下了一颗硬汉侦探配狂野机车的形象。这么说来,年轻的时候扮成左翔太郎,中年效仿福尔摩斯),年长成熟庄重如同古畑任三郎,这样潇洒的一生似乎也不错啊。

想象一下,夕阳西下,风从山林中吹过,阳光洒在海洋之上,橙色光线漫反射照得柏油马路灰中带着火热的橘色。山野之间,曲折复杂的山路平整却人烟稀少,只有摩托的引擎声,风的爆鸣,以及大海拍打山崖留下的冲刷声。

或许是和好友相约骑行,也可能是和爱人一同享受午后时光,亦可能是独身一人奔赴命案现场,这些又有什么不可以呢?生命就是和自然融为一体。

不过,我没有摩托车。

出发步行3英里

这是来美国之后第一次远途步行。

在杭州,我时常独自一人在炎热的午后爬山,吹吹山顶上刮起的风,看着这座城市,畅想着未来。平均每周4小时与自然相处,我的心肺功能似乎有良好的表现。因此,这次夏吓邀请一同去看摩托车,突然冒出步行前往的想法。

回忆起在异国他乡的日子,我发现自己除了校园,似乎从来没有步行去过周边区域。我的出没范围仅限校园的图书馆,教学楼,食堂。甚至学校西侧的商业街道都没有怎么认真拜访过,这次机会难得,且摩托车店仅有3英里,区区一小时不在话下。

步行的过程是有趣的,因为我看见了美国普通民众的居住环境。环境说不上特别优美,因为各家庭院得看主人的喜好,有些颜色单调阴森的房屋,墙院里多是杂乱的灌木。而颜色明亮的房屋,白色围栏中依稀可以看到修建平整的灌木和靓丽的树木。樱花、梨花、梅花(不确定),至少对于我这种走马观花的看客而言,有着正向的外部性。

实际上,美国人民的居住环境其实也就这么回事。并没有我小时候在电影里看到的大草坪,精致大理石别墅。那是极少数人的权利,这在世界各国都一样。大部分人的居所实际上和国内的乡下祖宅差不多,一两层的小平房再带个小院子。或许只是因为这个搭配在美国太普遍了,反而让世界各地趋之若鹜。地广人稀,再配合人均收入较高,生活质量横向对比确实是令人羡慕的,不过究其本质,实际上只是个更有钱的农村。

美国住房很明显的反应当地的地形。这一点和国内是差不多的。云南贵州等地多山,房屋大多倚山而建;浙江虽有山,但仍有不少平原地形,因此我们村子都建在平地之上。不过美国的这种农镇住宅看起来确实要比老家大气不少,如此来看,道路的宽度和植被的整洁度似乎相较于收入等经济因素更加重要。美国这里因为前后院有植被,所以每户占地面积比较广,一个街区可能只有十栋房屋,而且都被植被环绕,看起来确实悠闲自在一点。我不清楚国内其他省市的农村是什么情况,但是我们村的房屋已经很少能见到青瓦白墙的老房子了,取而代之的是四五层高的独栋房屋,造型都差不多,各家各户无非是外墙上动了点心思。其实如果能保留着江南水乡特有的青瓦白墙,倒也是独具特色的景色,可惜人口太多了,不得不把这种房子推倒,兴建高楼。

这三英里的直观感受就是我国县城水平。我村子百米之内里就坐落着至少三个小卖部,美国这里路边超市极为少见,我至少步行了1.5英里才看到一家超市。这可能和美国的住房以及人民的消费习惯有关。就我个人的观察而言,似乎美国的农村人民喜欢一次性去各种大型批发超市购进大批量饮用水、纸巾,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城市居民也偶有这种习惯,不过考虑到房屋面积,购买量会少很多。

当然,也可能和我个人缺乏生活常识有关。反正,我个人是没有一下子购物塞满冰箱和储藏柜的经历。当然,买书就另当别论。

这三英里走起来很怪。因为虽然旁边时有车辆经过,但是每个社区似乎一片死寂。哪怕在阳光照耀之下,哪怕庭院里有美丽的植被,但是没有人在草坪上,没有人聚在一起聊天,缺乏生活的氛围。或许这是年轻人都去城市里的缘故。当然,更有可能只是因为这是个周四的早晨,人们都去上班了。不过,回想到我村子里那么多七老八十的老头老太太们搬着椅子晒太阳,唠家常,这就是风俗的不同吧。

对了,整个徒步的过程,最让我感到奇怪的,或者说不适应的,是三岔路口。因为这里没有交通信号灯,也没有人行道指示灯,因此行人通行全凭车主的道德标准。就我的观察而言,三岔路口时常会出现搞不清楚谁先走,谁后走的问题。有时A走了三辆车,B走了四辆车,C走了两辆车,A接着走了两辆车。

不知道美国散步的人民能不能搞懂这里是个什么情况,反正我是得和三个路口的司机们点头致意后快步通过。这种经历实在是不想再经历一次了。

本来说需要一个半小时抵达摩托车店,我一个小时就到了。没想到走上坡路反而比预估的还要快。似乎是美好的天气让我的脚步都变得轻快了。

因为夏吓她们还没有到,我就站在桥上,享受着西雅图难得的阳光,吹着风。在高速路的石制人性天桥上,向南远眺可以看到杭州滨江区,或者陆家嘴一般的高楼建筑。因为建筑风格的因素,在阳光下,高楼区域呈现一片蓝灰色,那是玻璃和混凝土的颜色。那里就是城市,和我所在的乡村只有一条双向六车道的高速路。

遥望城市,我在思考,究竟是什么让美国人民的生活如此让不少国人向往,又是什么让城市敛聚了大量的财富,是什么让城市带动整个周边地区的发展。这个问题对于我的浅薄学识而言,极令人苦恼。

摩托车店的见闻

夏吓和Jo因为地图导航原因,在来的路上迷了路。我当时正在桥上倚靠着过矮的护栏晒太阳。西雅图已经很久没有出过这么大的太阳了,碧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朵,直接导致我这个看惯了三个月灰白天空的人,受不了刺眼的光芒,久违地戴上了墨镜。

风挺大的,本来散步完还有些发热,很快手被吹的发冷,发型也被吹乱了,前额的头发肆意地拍打我的脸,反正怎么扎也扎不好,就任它自由地飘吧。

夏吓和Jo两人从坡下爬上来,向我挥手。我穿上外套走下桥。因为耳朵里戴着耳机,所以没听见她俩躲在墙后吓我的叫声。我不知道我当时是个什么表情,应该是挺平淡的吧。

夏吓和我是辩论社的朋友,Jo是她的舍友。Jo听口音是北京的,而且说实话,长得有点像我表姐。我不知道她有没有注意到我盯着她看的时间有点长,不过她笑起来真的像我表姐。可能是我太久没见表姐了,印象有点偏差。寒暄过后,我们就直奔摩托车店。

走进交易所,我有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虽然曾经确实燃起过想要购买摩托车的欲望,而且考虑到基本上几千块人民币就能入手一款不错的入门级摩托车,大一时还做过不少攻略,关注过不少博主。不过随着汽车驾照拿到手,发现自己更喜欢坐在副驾驶看窗外的景色,买车/摩托车的计划就搁置了。这次近距离看见这些摩托车,好奇心又一次占领了高地。

店里是有卖电动摩托车的,或许叫做意式小电驴更加贴切,不过夏吓的目标是一款竞赛或者复古造型的摩托车。根据夏吓的调查,50CC以下的摩托车是不需要摩托车驾驶证的。我太久没有涉猎过机车相关的内容,有点忘记了小排量的车究竟是200CC还是2000CC,不过问题不大。商店里每一款车都有排量的详细信息。比如放在店外面的铃木摩托,具体是什么型号的我忘记了,但是这款车的力量感和长度的紧凑感都恰到好处。它不像宝马或者店内其他大排量的车一样体型巨大,它的握把也不像哈雷一样超过头顶,而是很舒服的放在身体前侧。我的身高刚好可以很舒服的踏上,仿佛就是为我设计的一样。

如果我经济独立了,并且在这个城市久留,说不定就会入手这一台。

夏吓对自己感兴趣的摩托车打量了许久,其实摩托车挺适合她的。毕竟她比很多女生要更热情,这种热情和奔放与摩托车的速度感倒是挺相辅相承的。可惜,夏吓因为预算受限,且交易所没有合适的车型,所以我没能看到夏吓开着摩托车离开的潇洒背影。不过我们几个,(主要还是夏吓吧),看来是对摩托车有着殷切的期待。路边无意间看见停着的报废摩托车,也想要上去骑一骑;路边好看的摩托车,她也要走进附近的店铺问问车主在哪,打听打听在哪里购买的。不得不感叹是个行动力充足的人啊。

散步过后,我们到附近的咖啡馆坐着休息。我点的是冰红茶,只有一股淡淡的茶香味,只能说是国内一些海鲜酒店提供的茶水的味道。唯一的区别就是这是冷饮,有着很多冰块。坐在窗边,我看着窗外施工人员在建筑外侧拿着胶和板在窗沿下坐着做着装饰,或许七个人装修两个窗户有点太多了。

回家了我才想起来,明明在咖啡馆是个很好的机会教夏吓魔术的。上次说要教魔术结果忘记了,下次有空再约的时候一定要想起来这回事。

美国的个体工商户

咖啡馆下午5点关门,我们一直坐到临近5点。这就是美国的个体工商户,因为不是连锁店铺,所以可以自行决定几点下班。不过我不清楚的是,大部分的消费场所如此早就关门,美国人民下班后去哪里消费?

可能只是这个咖啡馆比较特立独行。我们离开后一路向北。初春,下午5点太阳仍然在西南方向距地平线40度左右的位置,天还很亮。我们经过了不少有趣的地方。譬如露天的烧烤派对,餐厅,以及一个唱片商店。

Jo和夏吓在聊这个街区的文化背景,她们猜测这里是传统美国的象征:机车与音乐。这话也不无道理,这里可以看作是美国的缩印:干自己的事。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美国的个体工商户似乎并不在意行业风口,也不在意市场消费的需求。因为美国人的消费需求相较于我国消费者而言似乎更多的是朴实无华。谁能想到连袜子都有自己的专卖店呢?这和国内什么以香蕉为品牌的“高档”袜子店完全不同。这里的袜子店里头是设计各异且我感觉这辈子都不会穿在脚上的袜子。有金斯伯格法官头像的袜子、恐龙、小猫、小狗……,种类之繁多让我不禁好奇美国人民的消费需求究竟是什么。我还需要在这方面下苦功夫。

夏吓她们在袜子店转得是不亦乐乎,这个赞叹下好看,那个赞叹下可爱。我的内心顶多就是不停地重复“Interesting”,或许是太久不发言,死死地盯着袜子看,有时候还不看袜子,盯着店主以及室内装潢看,让夏吓她们以为我觉得无聊。实际上我绝无此意。

看来是时候打磨打磨自己的networking技巧了,老是板着脸也不太好。

逛袜子店已经是后面的事了。在此之前,我们在唱片商店待了十多分钟。我们大家似乎对唱片都没有什么了解,我个人听音乐也并非按专辑听。完整听过的专辑也局限于OST以及JPOP,因此想找个熟悉的唱片几乎不可能。在美国唱片店找到自己了解的曲风更是困难,因为我时常会把Rock和Pop搞混淆。这里的摇滚乐非常盛行,电吉他和鼓点的碰撞再加上极强的韵律感,虽然我不会主动去听Rock,但是在唱片店的氛围之下,我也不由自主地打起了拍子。唱片店的老歌、OST、Soul、古典乐等专辑平均都是5美元一张。但是当红歌手或者本世代的流行乐手的专辑就会贵上很多。Lady Gaga最出名的Poker Face那一首歌的专辑,价格就要39美元。Taylor Swift、Ariana的专辑也是要30美元以上。

我在翻阅专辑的时候一直在听店长和一个顾客的聊天。我知道Eavesdropping并不道德,但是我很好奇美国人民是如何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商业结合在一起的,而这种模式为什么在中国如此少见。在中国,我仅在苏州见过一家小唱片与影视专卖店。当时我在那家店购入了一张《扎克施耐德版正义联盟》(俗称导剪版正义联盟)的蓝光影碟,价格比我想象中的要低很多。在我国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商店是如何盈利的呢?考虑到商品的积压、店面的租金、市场的需求等,我由衷佩服愿意持续经营自己兴趣的店面,而我也希望能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

美国的个体工商户种类还有很多,但是路边的商铺密度明显低于国内县城,或许是我所处的区域不同,这更是让我对美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好奇。如果我的存在能把共识带给中美居民,把正常的市场竞争带回中美关系,我的存在是否会更有意义呢?

夕阳与我的人生

我们是漫步回校区的。路上有很多有趣的事。不知道当天是个什么情况,许多摩托车堆积在一起,人们在Dick’s 这家快餐店外头扎堆聊天。不时有骑摩托车的青年用花式特技吵吵闹闹地来到这,夏吓因为正好想买摩托车,因此我们大家莫名其妙地跨(正常走斑马线)过路口,打算以买汉堡顺带聊聊天的名义和他们打听打听摩托车的事。最后因为没有合适的理由,只得作罢。回去的路上聊了什么我已经忘记了,或许是聊了聊研究生的方向之类的话吧,总之,我的印象只停留在了那个恬静的午后,橙色的太阳在蓝色的背景之下显得格外美丽。

我们最后在西区分别,仅剩我一个人漫步在西区的街头,看着身旁走过的同学们有说有笑。他们有多少人是今天考完试呢?我不知道。或许他们今晚会疯狂地庆祝熬过一个学期吧?但这和我也没什么关系。当我走到Henry Art Gallery时,夕阳已经将我身后的天空灼烧成火焰的颜色,华盛顿雕像面朝夕阳眺望。我站在他的背影后拍下了一张名为“帝国落日”的照片,想到了我自己。

我就像一个匆匆过客,一个看电影的观众。身边的一切人和物,情与梦,都在凭着它们自订的轨道运转着。我或许是这个世界运转逻辑上的某一个节点,但这个节点大概率并没有多少分支,正相反,我只是一个看客。周边的事物快速地发展,我像是按下了快进按钮,只是一眨眼,就到了夕阳。

红场上有拍照的毕业生,带着孩子来看图书馆的父母,有从海外远渡而来的游客。我从他们生命的这一个瞬间经过,没有留下一丝痕迹,或许在他们的照片里可能会残留我的身影,不过这也没有多少意义不是吗?究竟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我脑子抽风,才有这种无聊的感觉?

好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充实自己啊,可是生命终有凋谢的时刻,我惟恐避之不及。其实,我也想放下重担,骑着摩托车,通往没有目的地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