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偶馆事件》(1989)
脑子有病。这是徐瑾对这本书一言以蔽之的介绍。如果想要先一步推出真相,一定要去读前作,而且时间至关重要。
基本信息
主观评分:7 / 10
故事简介
飞龙想一继承了父亲的遗产——“人偶馆”,馆内留下了父亲自杀前大量的人偶,而这些人偶都是残缺的,似乎预兆着不详。在“人偶馆”居住的这几个月,飞龙想一接连遭到不明人士的威胁恐吓,包括纵火和谋杀。这名不明人士用这种方式控诉想一犯下的罪,想一却并不记得自己的过错。在这种危及生命的矛盾之下,想一的过去被逐渐揭开,而“人偶馆”的真相也逐步揭露。
主观描述
整个故事在前期给徐瑾的感觉是水,整个11章节,直到9章节故事才开始向有意思的方向发展,前面留下的内容大都是些悬念上的描写,与馆相关的内容少之又少。直到读到最后,徐瑾才明白了作者写作的深意。都说侦探不能先入为主,但是,在本书被翻阅的那一刻起,先入为主的印象就已经开始作祟了。前文对于想一生活的描述不可谓不详尽,它们或许无聊,或许多余,但真相揭露时,这些细微的描写才能给予读者最深刻的震撼,作者的解答仿佛在质问读者:“为什么阅读的时候不多加思考?不怀揣着问题?不仔细看?”
本作的真相在很多人看来“很坑”,徐瑾看到的却是布局的巧思得到的合理结果。众所周知,徐瑾对于心理问题的文章总归是认为牵强,但文中大量的暗示深深的让他折服。最震撼的就是密室杀人时的伏笔,或许在当时并不起眼,但是最后解释其背后蕴含的信息时,读者才能了解到这细节描写的重要性。
逻辑推理部分
难定,因为本作并没有采用严格意义上的推理,因为读者的视角就很是独特。
悬念设计部分
因为后面的逆转,才得以前文的悬念变得出彩。徐瑾很喜欢一位读者(runorun)的简评:“终于不地道战了,特么改成了致命ID。”馆系列特有的部分,因为作者的操作而让结局反转,其实徐瑾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
故事叙述部分
故事的描述很不错,徐瑾觉得有许多景物和细节描写的笔法可以借鉴。
角色设计部分
恶人的特征很鲜明,每每他的出现总是引起不好的事情。但结局并不是这样。所以徐瑾搞不清楚这种误导性的身份设计算不算优秀。
阅读感受部分
冗杂,这是不知真相时的直观感受。精彩又带点无奈,是读完后留下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