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黑暗森林》阅后纪念

很少能有一本书,读完后让徐瑾产生“不得不写一篇文章来纪念”的想法。刘慈欣的这本《三体:黑暗森林》成功地让徐瑾如痴如醉。徐瑾读了这么多推理小说,至今也还没有一本书能让他产生像阅读本书那样的心灵悸动。在这本书里,徐瑾不仅仅在品味作者呈现的宏伟故事,更是让徐瑾产生了思考:“如果我是XXX,我会怎么做?在这个时代,我该做些什么?”这种触动人心底的感动而产生的思考,让徐瑾在阅读过程中沉浸其中,相比汪淼体验的VR三体游戏,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正是因为这样,徐瑾才能在章北海与其父的三句对话中体会道不尽的深邃、才会在人类舰队被毁时流下泪水、才会在五大舰队接受领导时充满激情、才会平静的面对“自然选择号”的结局。

说来也挺有意思,这其实并不是徐瑾第一次阅读《三体:黑暗森林》。初二的夏日,徐瑾就捧着同学的这一版本三体,读完了全部的故事。现在回忆起来,当时的他十分平静。这不是坦然的平静,现在回忆起来,恐怕当时是根本没有读懂整个故事,因为感到困惑才会内心平静吧?现在想来,以前真是幼稚。章北海为什么要准备陨石子弹?章北海到未来为什么会坚定地选择逃离?对于当时的我而言,只是故事的插曲。就当时而言,徐瑾他恐怕只读懂了罗辑是如何和三体对峙的。当然,徐瑾也对再一次阅读三体感到幸运:在已知剧情大体走向的情况下,仔细审视故事里每一个角色的决定、责任、和心理,他又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先聊聊本书的主人公,罗辑。他的成长经历是非常明显的,从徐瑾最鄙视的混子学术流氓,因为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的一次会面(和叶文洁),一段不长的对话,一句三十二个关键字的句子,就被选中成为面壁人,虽说整个过程徐瑾感觉非常草率,但是这是可以理解的。结合整本书在时间背景的大跨度上所做的宏观调整,这个决定正确性就非常明显了。智子的到来是一切命运转变的关键时刻,人类的一切未来荡然无存。唯一的制衡手段就藏在和叶文洁的短短对话中,面对存亡的关键,没有决策能力的三体人想要灭掉罗辑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三体人紧张的威胁正是促使罗辑成为合格面壁者的重要因素。抛开与三体人对峙的高光时刻,徐瑾不禁好奇,罗辑真的像他表现出的一样,只是个及时行乐的混蛋吗?徐瑾其实并不这么认为。如果罗辑只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罗辑恐怕很难会提出黑暗森林这一构想。虽然庄颜对罗辑确实产生了爱情的影响,让罗辑有了担当,但这是不够的。如果和叶文洁见面后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罗辑怎么可能在9年后仍然记得叶教授的每一句话?就像罗辑自己说的,他的大脑实际上在成为面壁者时就已经开始思考,只不过一直隐藏在玩世不恭的表象之下,灵感只有在合适的时候才会迸发出来。这或许就是他作为面壁者的资格:成熟的战略构想。这么看的话,罗辑这个角色也就非常鲜活了。从大史评论到的“最冷静的人”,到过隐居的贵族生活,再到庄颜失踪,实际上罗辑一直把思绪放在心底,表现出的则是逻辑告诉他的“人类没得救,及时行乐才是正道”。这或许就是面壁者的意义,骗了世界,也得骗了自己。

说到面壁者,表面上看,这是一个风光无限的职业。如果带着无脑爽文的思想,去看待这个职业,那这个身份仅仅是一种虚荣,一个可以调动大量资源的面子工程。但面壁者的身份更像是一个诅咒,带来的不仅仅是无尽的孤独,更有着跨越无尽时间长河的勾心斗角。虽说只有ETO想方设法地进行破壁计划,难道剩下的人类就不会在心中默默揣测面壁人的思维?不会根据面壁人的计划进行毫无道理可言的阴谋论?这四位面壁者与其说是欺骗三体人,欺骗整个世界,不如说是和整个世界为敌,因为在这样庞大宏伟的宇宙背景下,想要活命只能通过牺牲,而人对牺牲又是最为敏感的。孔夫子所言“不患寡而患不均”,此言不虚。

另外三名面壁者其实也都是有着宏大格局的优秀战略家。以小博大的泰勒,通过逃亡为人类保存火种的希恩斯,和三体人玉石俱焚的雷迪亚兹,这都是能肩负历史责任的伟大英雄。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徐瑾尚能给出这样的评价,若是他生活在小说中的世界,知道人命会被拿去牺牲、思想会被禁锢、一切都会毁灭,对于这些“疯狂的”面壁者,徐瑾能不能坦然地赞颂他们呢?这里,徐瑾想要着重谈谈雷迪亚兹这个人。从受人爱戴的领袖转变为被自己的人民用乱石砸死的罪人,世界上其他人物的想法转变是非常有意思的。雷迪亚兹提供了一种手段,一种人类面对失败后仍能拉侵略者陪葬的方式,却没有人敢承担毁灭一切的名头。这让徐瑾想起来了我国的政治战略定位,如果有外敌入侵,而我国失守,如果中国不复存在,整个世界也没有必要存在了。面对这种事情,当地球的命运紧系在一颗按钮之上,会有叶文洁这样的人物出现吗?他会坚定地像叶文洁一样,让人类的命运中断在两指之间,当一切不复存在,承担内心的谴责?还是会放弃按下按钮,被幸存的敌人称为“人性的光辉”,“正义使者”?这已经超出了徐瑾的想象,这不是他能做出决定的事情,或许他会发狂,按下按钮,然后说出奥本海默造出核弹后的话:“现在,我成为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据此,徐瑾只能推断,雷迪亚兹已经做好了准备,他宁可让自己死在他最想见到的人民手中,也不愿让自己站在法庭上接受敌人的审判。

泰勒作为最早被破壁的面壁者,虽然阅读感受上来讲没有其他面壁者来的光辉,但是他可以算是个乐观的人。比尔·希恩斯的经历,徐瑾只能说他很幸运,能给自己打上思想钢印。对于山杉惠子破壁后的自杀诅咒,徐瑾倒是不太理解,只能粗浅的认为惠子冬眠归来后被人类的自大这一假象蒙蔽了双眼,认为三体人必败无疑。

回忆第二次阅读本作之前,徐瑾是很喜欢罗辑这个角色的,毕竟他是主角。但是,第二次读完,徐瑾才发现自己的想法非常的单纯。在这历史的车轮下,没有什么主角配角,每个人都在这历史的进程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就徐瑾个人而言,他此次阅读,最敬佩的角色便是章北海。这个角色背负的意义,初看以为是个悲剧,实际上他是看透了一切的人,有可能,他比罗辑更早的看透了“黑暗森林”的存在,才能一次又一次的对历史进行干预,只是两百年后,面对自己的后人,章北海终究是软下了心,毕竟他已经尽到了自己作为军人的职责。正是在宇宙这个背景下,“自然选择号”,“深空号”,“终极规律号”,和“企业号”的命运才会在一句话内结束。“没关系的,都一样。”章北海的话不只是安抚想和他一起下地狱的东方延绪,更是在安慰读者,“新的道德已经产生,谁活下去都一样。”确实,章北海活下去,在老旧的道德观念里也只是一个刽子手。这般有大局观,用两个世纪的时间盘算计谋并鉴定执行的人,徐瑾感到万分敬佩,这不能算是逃亡主义,这是先见之明。向章北海同志致敬。

在整个故事里,最幸运的能不能算是丁仪博士呢?活到84岁,能把一生奉献给自己最热爱的事业,能见到人类本有可能达到的技术,能度过人生最好的7年时光。相比于希望一次又一次被撕碎的新人类,安稳的面对死亡恐怕更好吧。史强没什么好说的,极为可靠,现实中能交到这样的朋友,将会是徐瑾的荣幸。

故事里也有许多其他重要的角色,徐瑾不用一一阐述。最关键的是,整本书在刘慈欣定下的框架里,一切都很合适。三体人的到来很恰当,人类的破灭很恰当,三番五次造神面壁者又一次次将他拉下神坛也很恰当,这或许就是科幻小说的魅力,扎根在现实,向未来推演,有很多情节在现实得到了印证。譬如:

“不是哪几个国家,全球都那样儿,社会上很紧张,一句话说不对,就说你是ETO或人奸,搞得人人自危。还有黄金时代的影视,开始是限制,后来全世界都成禁品了,当然东西太多也禁不住。”

这种强烈的既视感,让徐瑾真的很想问:“刘慈欣,你他妈是怎么办到的?”这样一部小说,有着宏大的格局,深邃的思维,互相嵌套的剧情,合理的走向。徐瑾仿佛不在读故事,而是在读史书。

阅后纪念随着徐瑾的思绪零零碎碎地记录到这儿了,他的想法杂七杂八的,作为他忠实的记录者,我也只得写出如此前言不搭后语的文章。各位应当可以体会到,这本《三体:黑暗森林》对徐瑾造成了多大的触动,我能感觉到,他有一些变换了。

“要多想。” “想了以后呢?” “北海,我只能告诉你那以前要多想。”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借鉴自《三体:死神永生》来表达徐瑾的心情)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向所有面壁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促成面壁计划的萨伊女士等送上祝福,,向章北海同志及其他所有军人敬礼,向所有人类致以问候,向刘慈欣先生致敬。

突然间想要好好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