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天使》(1979)
读完了《再见,天使》,趁着记忆清晰,迅速叫徐瑾过来把简评补齐。(徐瑾:这本书有点意思的,作者自己是文学评论家和哲学家,所以写作的风格很新奇,很炫。)
基本信息
作者: [日] 笠井洁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副标题: 拉鲁斯家杀人事件
原作名: バイバイ、エンジェル
译者: 简之
出版年: 2013-8
页数: 284
定价: 30.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午夜文库·日系佳作:笠井洁作品
ISBN: 9787513313148
主观评分:10 / 10
(徐瑾: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作品啊,我猜对了真相的30%,包括幕后黑手、不在场证明的手段、密室的技巧,但是复杂的背景真相真的想不到,第二个案件的流程很繁琐,基本上没有什么物证,用豆友的话来讲,就是天降。)
故事简介
故事围绕着一个死人的复活展开。伊文·德·拉布南是坚定的革命战士,在失踪了数年后,突然写了一封信给产权纷争的佃农之女奥黛特·拉布南。警督之女娜迪亚认为事有蹊跷,便拜访神秘的日本青年失吹驱以寻求帮助。伴随着这封信而来的,是几天后巴黎豪华公寓里的一具无头尸体。现场惨不忍睹,证据杂乱。墙上血字的A和现场遗留的种种线索都将怀疑的矛头指向失踪的奥黛特妹妹——乔瑟特。
就在第一起案件发生的几天后,酒店7楼的房间发生爆炸。被害者系上一个案件的嫌疑人,奥黛特的情人——安德烈·德·拉布南。据目击者称,在爆炸发生前,安德烈曾和一名外貌与乔瑟特相仿的女子共同出行,随后警方在入住名单上确实找到了乔瑟特的名字。这个案件发生时是一间密室,凶手如何进入密室安装爆炸物令警方好奇。更奇妙的是,上一个案件所有的关系人再一次重聚在第二个案件的周遭。
案件仍在继续。背后究竟是产权的利益争锋,抑或是爱恨情仇,似乎无人能知。
本作的侦探——失吹驱,提出了现象学的解释:通过直观,接触犯罪现象的本源,侦探从一开始就已经知道罪犯是谁了。
矢吹在第一个案件提出了六大谜题:
- 尸体的手指尖为什么沾上了牙粉?
- 犯罪现场的化妆间洒满了牙粉,为什么没有沾到尸体身上?
- 梳妆台和垃圾篓为什么被女主人清理的干干净净?
- 即将出行的女主人为什么没有把镜子改成全身镜?
- 浴室的浴缸和淋浴间为何全部都是湿的?
- 尸体穿着整齐,为什么遗漏了出门的手包?
这六大谜题,正如矢吹所说,皆是由案件的核心支点——砍头——发展而来,只要解决了砍头的问题,案件的真相自然随之浮现。不得不说,矢吹的哲学观念确实在本作很好的展现了出来。
案件一:豪华公寓砍头案
被害人被发现于公寓大厅,穿戴整齐,但是头部不翼而飞,因此警方无法断定死者的确切身份,只能凭借现场环境中遗留的大量指纹和亲属的证词来假设,死者是奥黛特·拉鲁斯。死者对锁有很深的执念,案发时前日刚换过锁,钥匙只有她自己持有。案发现场的墙壁上发现了用死者的血液写下的大写字母A。尸体的手指沾上了牙粉,保险柜钥匙上也有同样的粉末残留,而保险柜内的物品已经被带走。现场遗留下了凶手砍头用的刀,乔瑟特的打火机,沾有乔瑟特指纹的香烟,以及一本夹在大门口的书《红字》。死者有8点起床,9点化妆,10点预定美容厅的习惯,案发当天,据楼下美容厅的老板夫妇说,死者依照惯例于上午10点和老板进行了3分钟的通话,而后,电话里传来了有人敲门的声音,死者便匆匆结束了电话。老板他们曾目击有可疑男子在公寓门口徘徊,而后在9点30分离去。警方仍在寻找这个神秘男性的下落。侦探矢吹对案件的不合理处提供了六个疑问:
- 尸体的手指尖为什么沾上了牙粉?
- 犯罪现场的化妆间洒满了牙粉,为什么没有沾到尸体身上?
- 梳妆台和垃圾篓为什么被女主人清理的干干净净?
- 即将出行的女主人为什么没有把镜子改成全身镜?
- 浴室的浴缸和淋浴间为何全部都是湿的?
- 尸体穿着整齐,为什么遗漏了出门的手包?
伪解答1
乔瑟特和杜鲁瓦联合起来对奥黛特进行谋杀,动机是奥黛特的钱。杜鲁瓦和奥黛特在一月十五日不得不宣告破产,因此奥黛特提前把所有资产抵押成一千五百万法郎的现金。杜鲁瓦是奥黛特的情人,但是奥黛特把目光转向了安德烈,所以杜鲁瓦必须杀掉奥黛特以夺取钱财。乔瑟特深知姐姐的本性,知道姐姐是一分钱也不会留给自己的,而且她想和安德烈远走高飞,也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乔瑟特和杜鲁瓦联合起来进行了谋杀。在谋杀计划的前一天,乔瑟特故意与奥黛特吵架,离家出走。第二天,杜鲁瓦伪装成伊文,被美容厅老板目击。接着,于上午10点,拜访情人奥黛特家。为了会见情人,所以死者穿戴整齐。杜鲁瓦进入现场后犯案,留下血字A用以暗示“通奸(Adultery)”,留下乔瑟特来过的假证据,故意砍下头颅,故弄玄虚,扰乱侦查方向,把谋财的动机伪装成情杀和仇杀。
伪解答2
凶手是奥黛特和弗洛萨尔。两人实际上是情人关系,但因为奥黛特即将破产,为了维护自己豪华的生活,她决定杀掉乔瑟特,砍头是为了掩盖身份。弗洛萨尔为奥黛特提供建议,为了让警方认为尸体是奥黛特的,她故意到乔瑟特的房间留下了大量指纹,然后把乔瑟特叫过来,在自己房间留下指纹,并喝了几口果汁,留下了唾液。奥黛特用钝器将乔瑟特击倒,然后把乔瑟特进行伪装,涂上了自己的指甲油,带上了自己的戒指,换上了自己的衣服。最后,奥黛特用刀砍断了乔瑟特的头,把它装在旅行箱内,在现场留下打火机后离开。至于案件的六个谜团:乔瑟特回家时洗了个澡,奥黛特行凶后也洗干净了身上的血迹,所以浴缸和淋浴间都是湿的;手上的牙粉是为了伪装出死者自己从瓶中拿出保险柜钥匙的假象;砸碎牙粉瓶的是奥黛特,所以死者身上没有沾上牙粉;占了指纹的口红,是被故意留在地上吸引注意;镜子是奥黛特洗澡后为了化妆而调整的,她忘记把它调回成全身镜的状态。现场遗留下红字A也是为了把案件的性质引向情杀,同时也是暗指死者是淫乱的奥黛特。十点,奥黛特给美容院的马丁夫妇打电话,为弗洛萨尔制造不在场证明。
解答
凶手是安托万,而砍头是无奈之举。因为前一天和妹妹吵架导致奥黛特喝了强效安眠药,起床的时间延后了,所以当谋杀发生的时候,奥黛特还没有开始化妆。按照计划,马蒂尔德将在10点伪装成奥黛特的声音(同村人、有相同的口音)给美容院夫妇打电话,并播放敲门声,把死亡事件延后到10点后,为安托万制作不在场证明。但是如果尸体被发现没有化妆就会和死者平日的生活习惯相悖,在来不及画妆的情况下,安托万只能裸着砍断奥黛特的头,然后去浴室洗澡,因为奥黛特早上洗了澡,所以浴缸和浴室都湿了。牙粉是安托万打碎的,所以尸体上没有沾上。总而言之,砍头是为了隐藏没有来得及化妆的脸。
案件二:密室爆炸案
酒店7楼726房间发生爆炸案,炸弹被放置在了房门的左手边,和电灯串联在了一起。被害人是安德烈·德·拉布南。他在警方的跟踪下逃离,后被发现和乔瑟特一同入住在这家酒店。案件发生时,杜鲁瓦和商业伙伴克拉克也在这个酒店居住,因此,警方开始对杜鲁瓦开始了怀疑。根据据现场环境的调查,钥匙是一个房间的钥匙只有三把,分别由前台、房客、客房服务人员拥有。案发当天下午,7:40分,乔瑟特把钥匙还给前台,和安德烈一起乘出租车外出,一个小时后回来,拿着钥匙去了电梯。出电梯的过程中被德国旅客目击。德国人说虽然两人都遮住了脸,但是女方特征明显:红发、金外套。乔瑟特和安德烈说了几句话,然后先下楼了,安德烈自己拿钥匙进了房间,然后被炸死。爆炸案当天下午6点,726房间曾点过一份两人份晚餐,但平时午餐点的是一人份的,因为那个时候杜鲁瓦正在和安德烈吃饭,据客房服务人员说,取餐的都是乔瑟特夫人。也就是说,从下午7:40分形成的密室到9点行凶,炸弹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被安放了。奇妙的是,有个神秘男子一周前入住了626房间,一直没有出过门,案发后带着钥匙消失了。
伪解答1
(续案件一伪解答1)安德烈洞察了乔瑟特和杜鲁瓦谋杀奥黛特的真相,因此威胁两人钱财。为了监视二人,安德烈甩开警察的跟踪,并和乔瑟特住进了同一间房。在密室中布置炸弹的诡计如下:乔瑟特提前多拿了一把(626)酒店的钥匙,并把案发房间(726)的数字标识与626钥匙互换。在离开酒店,把钥匙委托给前台保管时,她把假钥匙留在了前台。真钥匙趁机交给杜鲁瓦。乔瑟特和安德烈出行的时候,杜鲁瓦进入房间,安装炸弹后,把钥匙包装在纸巾里,扔在电梯旁厕所的垃圾桶内。等乔瑟特回来,她借口去洗手间,拿到真钥匙后,把号码牌互换,在出电梯时借口下楼,让安德烈自己进房间。因为爆炸的痕迹可以掩盖数字标识锁被换过的痕迹。
伪解答2
(续案件一伪解答2)奥黛特伪装成乔瑟特入住726号房,安德烈为了钱打算和奥黛特一起逃跑。为了让弗洛萨尔的出现合情合理,奥黛特趁弗洛萨尔不在,给他打电话,伪装成安德烈有事情找他。当安德烈和奥黛特出行,弗洛萨尔趁机在密室里安装炸弹。因为弗洛萨尔是一个喜欢攀岩的人,所以他从626号房间出发,带着炸药爬到726号。因为房间是恒温的,不能从内外简单的打开,所以弗洛萨尔在外部破坏了窗户,翻进去装好了炸弹,然后原路返回。这样,爆炸后的冲击波就能掩盖玻璃的破碎。
解答
(续案件一解答) 马蒂尔德伪装成乔瑟特入住726号房间,安德烈实际上住在626号房。马蒂尔德找了个同伙-吉伯特-让客房服务人员和前台目击,让他们以为是安德烈。而后,在案发当天,她走进安德烈的房间,拿走了安德烈的钥匙,和安德烈一起下楼,但在前台交钥匙的时候却归还的是726的钥匙,让前台认为乔瑟特和安德烈确确实实住在726房。一小时后,进入电梯,马蒂尔德吸引安德烈的注意力,按下了7楼的电梯,安德烈不知情,走到了七楼,然后进门,被炸死,炸弹是提前安装好的。
案件三:巴黎森林谋杀案与铁轨谋杀案
乔瑟特的尸体被人发现在巴黎的森林里,头部造钝器击打致死。
解答
乔瑟特谋杀案实际上是所有案件的序幕。在奥黛特谋杀案的前一天,安托万借口说安德烈要找乔瑟特,让乔瑟特坐着安托万的车出发。安托万带着乔瑟特到森林后,用铁棍击杀乔瑟特。因为此时拉开连环杀人的序幕,第二日正好可以让娜迪亚做安托万的不在场证明证人。
点评
逻辑推理部分
逻辑性比较圆满,但是第二个案件的解答属实有如神助,虽然符合逻辑,但是却有没有支撑,想象过多。套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逻辑完善,但不一定就是真理。
悬念设计部分
徐瑾他猜到幕后主使是谁了(徐瑾:说句实话,这个案发的流程过于复杂,完全没必要,但是作者能自圆其说,所以还算可以。)作者的文笔不错,景物描写很生动。
故事叙述部分
故事还是比较紧凑的,也没有多少刻意灌水的成分在,从案发到查证,再到建立假说,再到验证假说,这一套流程还是比较清晰的。
角色设计部分
徐瑾他表示非常喜欢娜迪亚的角色设计,天真、被推理小说“毒害”、理想主义,都和他现实的状况很像,都很幼稚吧。矢吹这个角色他也挺喜欢的,众所周知,徐瑾就是喜欢怪人。马蒂尔德这个角色很悲情,但最后的呼声倒是很响亮,或许和悲惨的童年经历分不开关系,他对这个角色还是挺有好感的。
阅读感受部分
如果能了解点哲学再来看最后的讨论,或许能更好的理解所谓“观念的杀人”吧?或许最后的哲学探讨才是整个故事的精华所在,没能了解哲学徐瑾他表示十分遗憾。有朝一日会重读的。
阅读感想部分
新的创作风格诞生了。这个风格也就只有作者笠井洁一人能把控,期待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