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洛·万斯探案集 卷一》(1926)

前天,徐瑾艰难地在平板上看完了这部由黄金时代的小说家范·达因所著的《班森杀人事件》。徐瑾经常听闻黄金时代的作品是推理文学界的经典,怀着崇高的敬意,他读完了这部作品。熟悉徐瑾的朋友们都清楚,徐瑾本人一直是物证派的拥趸,虽然他并不排斥犯罪心理学的先进研究,甚至很感兴趣的学习着这个领域的知识,但是他一直认为,物证派在推理小说的领域内有着难以超越的表现力,关键要素就是说服力,最后的真相通过确确实实的物证一步步推演出来的刺激快乐真的是让人欲罢不能,反观心证派的推理小说,对于人物的塑造有着极高的要求,或许这种作品进行影视化是最好的表现方式吧?徐瑾他只是想要表达出他主观的对于本作的看法:整个故事因为主角看不起物证而导致全员嫌疑人,最后根据种种心理特征排除无辜之人的操作让推理的可信度变得模棱两可,模糊不清。整个故事虽然读起来妙趣横生,但过于曲折迂回。

基本信息

菲洛·万斯探案集1
(美) 范·达因

主观评分:7 / 10

主观描述

本作首先以范·达因的视角描述菲洛·万斯这个艺术鉴赏家和收藏家的一些特征。相比较于同时期的另一部作品《思考机器之寒鸦女郎》,这个侦探的人设十分饱满,读者们能知道侦探的喜好、风格、过往以及其他一些趣味的事情,可读性上高出不少。接下来就是案件引入,快速直接。万斯被扯进了一个案件,和马克汉检察官一同寻求案件的真相。死者恶名在外,整个纽约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当然,根据侦探万斯的探案风格,徐瑾他暂且借鉴豆瓣用户知北游的文章标题来表达整个文章的核心——“给我一宗谋杀,还你一打凶手”。事实也正是这样的,所有跟案件有关的人被列为嫌疑人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作者通过把所有嫌疑人依次指控为凶手来证明案件调查中的物证根本没有任何用处,这一点让徐瑾感到不满。虽然物证的缺点显而易见,“物证不会说谎,但也不会说话”,任何办案人员内心的预设想法都会影响到物证解读的客观性,但是物证的存在在推理小说中更具有冲击力和可信度。细想一下,通过凶器上的指纹指认犯人带来的冲击力比心理学上说此人因为狂暴而喜杀更加明显。

逻辑推理部分

逻辑推理是合格的,虽然线索的来源是心理学和艺术手法,但是在这个框架下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合理可信的。也就是说,仅从推理的角度而言,本作的逻辑链条十分的严谨,仔细观察案发现场,结合死者的个性,难怪作者敢直说“5分钟就能破案”。

悬念设计部分

本案的悬疑程度比较浅,案子比较朴实无华,过程也似乎是一目了然,所以真相的悬念感并不是很浓厚。再者,或许是推理小说读的多了,套路见的广了,读这篇写于20世纪的作品反而很容易就能猜出凶手,这就导致了悬念更加趋于平淡,哪怕作者很努力的通过大量对话询问以及心理分析来增加文章的迷惑性。

故事叙述部分

本作的文笔不错,虽然故事推进的节奏很不错,从案发到询问证人,再到寻找关联,直到揭露凶,。每一步的推进都是有条不紊,但是故事的叙述太零碎了。

角色设计部分

万斯侦探的设计挺出彩的,虽然是个话痨,但是徐瑾不得不佩服作者背景知识的渊博,从17世纪的欧洲哲学到文学、美学、生物学、心理学等等。他注意到,黄金时代的作家在其文章中都有哲学方面的延申,不知道这些知识的积累是不是那个时代的人物的普遍特征。这些知识无疑丰富了侦探的角色,让他更显得富有智慧。马克汉检察官的角色设计也十分优秀,作为人民公仆,他对于正义的追求很难不让人产生共鸣。

阅读感受部分

故事的核心:侦探与第一个被认定为凶手的人进行谈话,通过心理技巧和试探暴露出更多的细节,用以证明物证是无用的,然后如法炮制多次。最后甚至提供了两份不同的推理,并通过心理学分析来“戏耍”检擦官,让他认识到物证的无用。当然,欧美推理文学浓厚的翻译腔也很难让人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或许是使用平板阅读吧,徐瑾在阅读过程中总想打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