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基·柯林斯《月亮宝石》(1868)

耗时九天,终于读完了写于1868年的长篇推理小说。威尔基·柯林斯应当是首位把推理文学扩展到长篇领域的人,而且后世有很多作家受到这本书的影响。

基本信息

月亮宝石

作者: [英国] 威尔基·柯林斯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副标题: 世界侦探推理名著文库
译者: 陈登颐
出版年: 2012-11
页数: 314
定价: 4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界侦探推理名著文库
ISBN: 9787501450428

主观评分:8 / 10
主观评价:阅读体验次,作者详尽的描写了月亮宝石被盗的整个流程,通过多个当事人的视角,详尽完整地把事件流程展露了出来,但是作者没有做到详略得当,在流程中展现出了大量地不相关内容,让阅读的体验稍显煎熬。故事情节本身是很优秀的,这种大风车式的流程在现代的推理小说中常有见到,作品的构思非常巧妙,虽然对于案件的真相感到牵强,但是经历了前文的折磨,后期的探索阶段对读者而言真是解脱。整个案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侦探”,每个人都在案件中或多或少推进了真相,每个人都掌握了部分真相,也做出了错误假设,这才让整个故事在一头雾水中开始,又在一片混沌中推进,最后在大家的合力之下,真相吹散迷雾。整个案件有巧合的力量,也有资本社会习俗导致的误会,又有宗教的玄奥,更有贪婪的原罪,在现在的眼光看来,没有侦探拿着严密的逻辑快刀斩乱麻般揭开真相,确实没有那么刺激,但是这种故事更显得真实。

故事情节

A遵照遗嘱,把月亮宝石送给B。B收到宝石当晚,宝石被盗。众人已知,此宝石是从印度抢来,而印度僧人一直想要把宝石夺回。就在B生日收到宝石当天,恰好有三位印度人来到B家表演。随后有流言宣称,宝石已经抵达伦敦,被C存放在银行。为了找到宝石的下落,A积极寻求警方帮忙,B却因此而和A产生嫌隙。经过了一年多的冷静,A回到伦敦,努力和B和解,想要共同寻找宝石下落,没成想竟从B口中得到了难以接受的事实。A自己就是偷宝石的窃贼,得知真相的A在崩溃之余偶然找到了真相的另一把钥匙。